汽車出行
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汽車出行行業(yè)相關話題,全面解讀投資界汽車出行行業(yè)投資、融資、并購等動態(tài)。
滴滴中國出行四季度訂單同比增長10.8%,日均3530萬訂單
3月18日,滴滴發(fā)布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業(yè)績,核心平臺交易量、GTV等增長,國內國際業(yè)務表現亮眼。合資車全面開卷「一口價」,「一口價」真能幫合資車逆襲嗎?
只有將技術創(chuàng)新與營銷策略相結合,合資車才有可能重新奪回市場份額,實現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車市價格戰(zhàn)“犧牲品”:被低價新車背刺的老車主
短期內價格戰(zhàn)仍將持續(xù),車企“降價增配”現象仍將普遍存在。未來隨著技術成本下降和行業(yè)集中度提升,在競爭態(tài)勢回歸正常水平后,這一現象或逐步緩解。“缺芯”后遺癥:遲遲不兌現的OTA升級
當前的行業(yè)內卷使得車企不愿意在老用戶的車機系統上投入資源,導致近兩年推出的部分車型車機仍然沒有更新。理想汽車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:季度營收達443億元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全年總營收1445億元
全年研發(fā)費用111億元,AI投入大幅提升,智能駕駛和理想同學兩大核心AI產品取得顯著突破。拯救特斯拉,馬斯克需要重回專注
自2025年2月以來,特斯拉的股價已經跌去5成。截至目前,其市值已經跌至不足8000億美金。與此同時,其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競爭對手,來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(yè)比亞迪的股價卻在同期大幅增長,市值已經穩(wěn)...保時捷開始死磕油車了
誠然,國產電動汽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經成為了保時捷平替,保時捷這次也認清了現實,不再死磕電動化,而是發(fā)揮燃油車的優(yōu)勢求穩(wěn)生存。聯想車計算,還在蟄伏期
聯想在造車上的投入遠沒有富士康和華為那么大,既沒真正造車,也沒開發(fā)整體的解決方案,而是以供應商的身份小步入場。福特??怂雇.a,一個時代結束了
??怂雇.a的意義很大,不僅是一款車型停產,更象征著一個時代的結束,背后更是一個新時代的崛起,還會有下一個“福克斯”停產。智能汽車造風,光學巨頭起飛
在智能汽車新賽道上,以聯創(chuàng)電子、舜宇光學、歐菲光為代表的中國光學企業(yè),正在主導這個價值千億元的“機器之眼”市場,汽車產業(yè)的底層技術邏輯以及光學產業(yè)的全球競爭格局將被重構。奧迪關廠背后:一個汽車制造強國的潰敗
比利時作為歐洲昔日的汽車制造先鋒,如何從輝煌走向沒落?瑞銀UBS咨詢師在一份報告里提到,受價格壓力、更嚴格的排放法規(guī)、關稅風險、需求低迷等影響,歐洲汽車制造商正在迎來一場“電動車至暗風暴”。為了換掉這塊綠牌,我愿支付250元
這幾年來,新能源汽車迅速崛起,新的車型具有更新穎的設計、更時尚的顏色。但當它們掛上那塊綠色漸變的新能源車牌,便成了車主們的意難平。讓車牌變得好看點,為何這么難?如果可以,我愿換上一副好看而且智能的車牌...奇瑞日賺4000萬沖上市:燃油車全球「吸金”,新能源國內「吃土」
新能源轉型窗口期還剩3年。2025年2月28日,奇瑞汽車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,準備沖刺IPO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