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
華為最新資訊,投資界全方位播報華為相關話題,全面解讀華為投資、融資、并購等動態(tài)。
“華為屏幕不行”的背后,是國產屏艱辛的奮斗史
華為每次發(fā)布新手機之后,用的什么屏幕,總是會成為大家討論的事情。接連發(fā)生的綠屏門、周冬雨排列、疏油層等等事件,讓我們不禁會問為什么華為的屏幕總出問題?而這個問題的背后則是早期國產手機對國外屏幕嚴重依賴...2023開年腦洞之二:郭臺銘為任正非造車?
距離華為不造車聲明到期僅有不到一年,此刻富士康或許該展現(xiàn)出一些誠意,給千呼萬喚的華為造車再添一把火。屢敗屢戰(zhàn),奇瑞沒有高端命?
目前華為的確是奇瑞沖擊高端化的良藥,可以預見的是,隨著與華為的合作進一步落地,奇瑞第四次沖擊高端化的故事即將展開。256GB才勉強夠用,誰讓手機陷入「安迪比爾」黑洞?
手機廠商打造革命性技術和創(chuàng)新性體驗才是加速換機周期的根本動力,希望消費者不再因為內存或存儲空間不夠而換機。當「天才少年」離開華為
頂 尖人才很多時候都是難以被企業(yè)留住的,稚暉君的離去可能反映出,科技行業(yè)的創(chuàng)新環(huán)境已經完全不同。自動駕駛的2022:從仰望星空到回歸現(xiàn)實
自動駕駛在2022年的競爭除了當下的財米油鹽,個別頭部公司和科技大廠也進行了長遠布局,共同踏入了造車的洪流。3D工業(yè)視覺傳感器供應商「立儀科技」獲數(shù)千萬A輪融資
點共焦傳感器上,立儀科技在拿到天使輪融資后,于2019年完成點共焦原型產品的量產。至今,公司的點共焦已經迭代到第三代,進入華為、三星、蘋果供應鏈。華為也押智能眼鏡,AR觀影是條正確的路子嗎?
可以肯定的是,AR觀影是當前AR眼鏡最有希望突破的C端場景。但是,從消費端來看,AR觀影到底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呢?消費者會愿意為AR觀影買單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