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時租賃概念升級為共享汽車,唯一沒進化的是成本結構
近年,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和共享單車崛起的示范效應,使得共享汽車項目也快速升溫。那么美好的愿景下現(xiàn)實又該如何呢?被視為圖騰的Autolib,國內自主品牌當真學得來嗎?什么都可以共享的時代,能讓玩具租賃東山再起嗎?
當然,這類平臺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不足,例如在服務方面,租賃雙方的責任義務界定不明,以及玩具租賃平臺沒有形成為特定的人群,提供相適應的玩具的服務鏈條。共享經濟下半場:陣痛中實現(xiàn)蛻化,盈利是最大的訴求
共享產品的價值就在于最大化的發(fā)揮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,從目前幾家共享經濟企業(yè)平臺的現(xiàn)狀來看,處于相對穩(wěn)定的狀態(tài),滴滴、易到、神州等共享汽車進入市場相對平衡的階段,摩拜、ofo等共享單車現(xiàn)在還在積極的擴展...偽共享經濟大當其道,如何辨別“噱頭”和“風口”
眾所周知,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對線下海量、分散、閑置的資源,進行整合后產生新價值形態(tài)。但是目前許多行業(yè)走的并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模式,只是冠著“共享經濟”的噱頭,開展重資產的租賃模式。共享經濟催生的快遞柜,2017年5大難題拷問行業(yè)
速遞易從2015開始一直處于虧損模式,2017年一季度,虧損將近3000萬元,而虧損原因是:因為預留了部分廣告位。一個市值曾高達500億的上市公司,其業(yè)務模式竟如此單一。

- 投資界
微信掃碼訂閱
- 天天IPO
微信掃碼訂閱
- 解碼LP
微信掃碼訂閱
- 并購
微信掃碼訂閱
- 前哨
微信掃碼訂閱
- 野性消費吧
微信掃碼訂閱
-
- 入駐創(chuàng)投號
- 尋求報道
-
投資界APP下載